毛梾是山茱萸科梾木屬高大落葉喬木,特產于我國,廣泛分布在山東、山西、河南等20多個省市,在山東各地均有毛梾分布,主要分布在泰山山脈及魯中南山區等地,故而山東的毛梾又稱為泰山毛梾。
泰山毛梾,又名泰山車梁木、油樹等。顧名思義,“毛梾”,葉片正反兩面具有貼伏的柔毛,對空氣有毒氣體具有較強吸收能力,且能滯留空氣中包含PM2.5在內的懸浮顆粒,釋放大量氧氣、改善生態環境。
研究發現,不同植物間的滯塵能力相差40倍,其中葉片表面著生絨毛且滯塵能力***強的為懸鈴木、毛梾、國槐和榆葉梅(引自應用生態學報的《城市綠化植物葉片表面特征對滯塵能力的影響》)
“車梁木”,寓意木質堅硬如鐵,孔子周游列國時用的車軸***是用毛梾木所做,其紋理細膩而有彈性,可做家具,是北方珍貴的用材樹種,也是國家大徑材儲備林的優選樹種。
“油樹”,因其種子含油量高而得名----含油量高達41.8%,單株毛梾樹豐產期可產100多公斤毛梾果實,畝產1000-5000公斤果實,可產生1-5萬的價值,故而有“一株毛梾樹,一畝油料田”的美稱。
從毛梾果實中提煉的油,因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ω-7,故其食用、藥用、保健等應用價值較高,民間自古以來***有食用的習慣。另外提煉完毛梾油的油渣還可以用來提煉生物柴油,所以毛梾既是木本油料的優選樹種,又是生物質能源的重要樹種。
毛梾渾身都是寶,它的花是蜜源,可采集蜂蜜;葉片有絲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可做飼料,也可做造紙原料,可稱得上功能***齊全的樹種之一。
泰山毛梾不僅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非常突出,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樹種。據史料記載:在先秦時期,孔子周游列國之時,孔門弟子中有來自陳國富家的公良孺,曾贊助五輛馬車,并隨從孔子周游。公良孺捐助的這些馬拉木都是用棗木、柏木或楷木當車梁??鬃又苡蝺蓚€***站是衛國,當孔子帶領弟子一行乘馬車從魯國都城曲阜 山東曲阜)出發往衛國都城帝丘(今河南濮陽),因路途坑洼顛簸,出發不久車梁出現斷毀,他們只好將***行至泰山下平陽邑梁父山附近(今山東泰安高新區天寶鎮),在一片大樹林中休息。弟子子路性格率直暴躁而力大勇猛,因惱恨車梁木質不堅實以致行路艱難,突然怒氣迸發,拔刀用力砍樹,然而竟被堅硬的樹干反彈回來,樹無損卻震得手臂發麻,用刀刮掉樹皮,發現此樹木質堅猶如青銅,于是建議用此樹伐作車梁,此后孔子一行周游列國,雖歷經坎坷,路遙馬瘦而車梁竟毫無傷損,故孔子把這種樹稱之“車梁木”。
泰山毛梾適應性強,耐干旱、耐貧瘠、抗鹽堿、抗病蟲害,適應生長在海拔3300米以下的高山、丘陵、平原等地,是民生林業和生態林業的有機結合,更符合當今雄安新區以經濟林促生態林的高標準要求,因此大規模推廣種植泰山毛梾是國家***扶貧、脫貧的重要方式,更是國土綠化、生態修復的***樹種。